引言
对一个产品而言,用户所体验的并不单纯是审美与功能的设计。
也附加着文化、社会、历史等多个维度的复合体验。
苹果电脑在中国,不单是一个电脑品牌符号,更是一个文化符号。
与此文化符号链接的关键词包括:美国、西方、富有、品味、时尚、个性、国际化等。
在当今的国际大背景下,苹果电脑在中国的用户体验,包含着东方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与经济的入侵时,大众所产生的“天堂在彼岸”式的文化意淫。
(1)
通常来讲,形式(审美)与功能设计得到最恰当的平衡,就会拉近人与机器之间的距离。
美丽的外形与易学易用的功能是否配合得当,成为用户体验的一个检验校准。
机器离人越“近”,人的满意度就越大,人机交互就更加顺畅。
然而审美与功能的临界点到底在哪里?设计师靠什么来平衡这二者的关系?
拿苹果电脑作为例子,从功能、易用性、服务等全方位来看。
仅就对中国的普通用户而言,苹果电脑的用户体验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并不好。
比Wintel更昂贵的价格,较封闭的系统,缺乏第三方软件厂商的强有力支持,买台苹果电脑就好比“请个祖宗回家”。
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对苹果电脑趋之若骛呢?
(2)
坦白说,就算苹果电脑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仍然更喜欢苹果电脑。
坐在苹果电脑旁边设计,始终相信这台电脑能激发我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众所周知,美学在设计中的作用很大。特别是在培养积极的态度方面。
美能让用户对产品的不足更加宽容。审美情趣引发个人的积极态度。
甚至会让用户对机器产生感情(如喜爱、忠诚、耐性),催化用户的创造性思维。
在紧张的环境中,美的设计能减少疲劳感,增强认知能力。
所以我们永远渴望创作美观的设计。
虽然美丽的苹果电脑在电脑界从未超过15%的市场份额,甚至在商业上运营的也相当失败。
但是它的设计却能抵制住廉价计算机的猛烈进攻。赢得众多死忠的粉丝。
可以说,“世界不仅是由懒人创造”的,世界还是由“爱美的人”创造的。
问题紧接着就来了:
既然美观的设计也能拉近人与机器的距离。
那么,是不是产品越美,人与机器的距离就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