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的奚落
微软强调bing的定位是决策引擎,意思是它除了提供传统搜索服务外,还能帮助用户利用获取的信息作出更快、更合理的决策。
bing最明显的特点莫过于页面左侧新增添的一个导航栏,上半部分是搜索结果分类标签,下半部分则是“快速标签”,包括“相关搜索”和“搜索历史”等子分类。用户选择标签后,主页面上又会按照内容的逻辑联系把结果再次分类。当用户把鼠标放在主页面的搜索结果上时,会在自动弹出的一个快速预览框中看到该结果对应网站的信息,从而避免访问无用的页面。如果用户搜索到视频,只需要把鼠标放在画面上就可以预览该视频。
众多机构在第一时间对bing、Google和雅虎三款搜索引擎进行了全方位对比。在PCWorld所作的11项评测中,bing独赢6项。但互联网分析师格雷格·斯特林认为,如果bing的某个功能受到热捧,那么Google要模仿它,并非难事。
在搜索市场方面,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美国本土,微软长期被Google和雅虎远远甩在身后。来自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Google和雅虎在美国网络搜索市场的份额分别是64.2%和20.4%,微软仅为8.2%。
并且,就在微软忙于推广bing的眼下,Google和雅虎也一刻没有闲着。前者推出了新一代网络通讯平台Wave和优化搜索服务Square;后者则忙于陆续推出一系列新的搜索服务,包括用在手机上的语音搜索。
“搜索领域的竞争刚刚开始,欢迎更多搜索爱好者加入,这对消费者总是好事。”Google大中华区CEO李开复对微软推出bing表示欢迎。颇让人玩味的是,他使用了“搜索爱好者”的字眼来奚落自己的老东家还不够专业。
相比之下,雅虎CEO卡罗尔·巴茨用词要犀利得多。她“祝贺”鲍尔默“想出了搜索引擎历史上最糟糕的名字”,称bing难以撼动市场格局,用户只会对它产生“暂时的兴趣”,随后仍将沿袭过去的习惯,继续使用雅虎或Google。
用户的使用习惯的确不可小觑。2007年,Ask.com彻底革新一番后重新踏上征途,《华尔街日报》甚至特别撰文称其在某些方面超越了Google。两年过去了,Ask.com在宣传推广上花了近亿美元,还是没能阻止市场份额一路下滑。
已经有人拿bing开玩笑,说它是“butit"snotGoogle”的缩写。言外之意是bing即使有出众之处,依然无法代替Google。
此外,非英语国家和地区对于三巨头来说都是难啃的骨头。以中国为例,Google遇到本土品牌百度后始终没能打赢翻身仗,中国雅虎的市场份额也不到10%,微软此前的LiveSearch可以说尚未争得立足之地。
计世资讯分析师曹宇杰表示:“必应对实用性功能的研发思路值得肯定,如果能在一些重要功能方面形成突出影响力,并借助微软品牌和其他产品线的支撑,它完全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跻身中文搜索市场前列。”
鲍尔默显得成竹在胸,他请大家拭目以待。
应对互联网挑战
微软决心在搜索市场打一场持久战,其直接目的是促使自己的互联网业务摆脱窘境。
早在1995年,微软创始人之一比尔·盖茨撰写了著名的《互联网浪潮》一文,微软由此踏上互联网之路。但在毫不吝啬地投资了80多亿美元后,在线业务部门至今依然是公司唯一亏损的部门。有数据显示,微软在线业务目前70%以上的收入来自广告,其中大部分是品牌广告而非搜索广告。
去年收购雅虎期间,微软首席软件设计师雷·奥兹表示,交易达成有助于微软加强网络广告平台的建设。即使是现在,鲍尔默依然认为如果能与雅虎结成搜索伙伴关系是非常理想的,否则就该专注于bing。
bing主要关注购物、旅行、健康和本地信息四个领域。譬如用户输入产品名称,左侧导航栏中会列出产品报价、评测、经销商等相关分类标签。有广告业者认为,这些功能可能会吸引广告主,而且那些潜在消费者也可能接受提供的搜索广告。
回顾微软去年发布的最新服务战略,会发现强化搜索业务有更深远的意义。在该战略中,微软认为当今的互联网由内容、商务和社区三大板块(3Cs)构成,它们通过彼此融合、互相加强取得惊人的扩张和成长,搜索在其中扮演了革新在线商务模式和担当网络营销重要途径的角色。
部分分析人士断言,微软从去年起加速实施的“软件+服务”战略是抓住用户的唯一方法。服务战略正是其组成部分。
身材魁梧的鲍尔默经常富于激情地喊着“Windows!Windows!Windows”,而在这段时间,他口中的关键词变成了“bing!bing!bing”。但问题是,使用bing真能像Windows一样成为多数人的习惯吗?(《IT时代周刊》记者/王冰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