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IT学院:IT信息技术分享交流平台
标签:视点  来源:转载-光明日报  作者:赵涛  发布时间:2006-04-29  ★★★加入收藏〗〖手机版
摘要:信息时代,伴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日益普及,知识生产的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和载体,电脑和网络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文献检索工具,自由的思想交流平台。在电脑的运作 下,人的记忆、联想、推理、演绎、归纳等能力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而借…

思维平面化。汪丁丁在《从脑到网脑——兼评〈网络中生存〉》一文中将网络对人类思维最负面的影响称之为“思维的平面化倾向”——由于人脑把大量知识存储在网上而不再存储在脑深层的海马体内,因而导致诸如额叶前回和颞叶中回这类脑区在进行思考时缺乏历史感和深度感,从而有把人脑简约成为网上“智能搜索器”的倾向。我个人以为,结合理论创新问题,对思维平面化的学理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展开。

第一,对于信息技术的过分依赖导致人的遗忘。在某些信息崇拜论者看来,电脑的数据存储能力与人的记忆有相似之处,而遵守逻辑过程的能力又对应于人的推理能力,因此,他们将认知等同于电脑,以存储取代记忆,以建构掩盖反思,人的高深莫测的思维方式正面临机器化之虞。具体到学术研究中,就是以传播代替生产,以复制湮灭革新,以来料加工悬搁独立研发,以理论反刍冒充思想原创。学术研究正演变为一场写作竞赛。网络时代,书写好像成千上万倍地增加了,但正如作家张承志所言,“学科发展的不节制导致了印刷垃圾正危害人类,在论文专著成堆的黄土高原之下,真正科学的金脉已经被深深埋葬了。”第二,对于编码知识的过分看重导致意会知识的遗忘。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一切都能够数字化,各种知识不再是可供批判的体系,而是变成数字化的可操作的工具,一切不能数字化的知识都不再受到重视,理论的形上之思正蜕变为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但人类社会所拥有的知识并非都是能够编码、容易“上网”或“下载”的显性知识,大量的知识体系是以隐含的形式存在的。特别是自哲学家波兰尼提出意会知识的概念以后,人们日益认识到,蕴涵于个人身上的主观的洞察、直觉、预感、经验、技能、诀窍等难以沟通和共享的意会知识也是人类知识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那种理论研究中过分地看重现有的言传知识,一提到理论原创就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前提,根本缺乏思想的原创冲动的看法,倒恰恰是非创造性学者的思维方式。第三,对于“虚拟实在”的过分渲染导致生活实践的遗忘。数字时代,这个世界不再是实实在在能够感觉到的事件本身,而是各种关于它们的拟像和摹写。信息技术的似真性取代了人们对真实性的理解,而四处泛滥的影像则导致了人们真实感的丧失。本真事物的复杂性被简单化,个体生存的多样性被格式化,人生体验的厚重感被删除。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真正的原创之思都必然是对生活实践的归纳和总结,那种迷恋于“虚拟生存”不能自拔的脱离具体生活实践的理论研究,必然会自我沦陷于理论自身的自洽性和深刻性之中而日益变成脱离实际的自足、自满乃至自闭的文本自我演绎。

正如书写工具的每一次改变都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层次变革一样,信息技术的出现之日即意味着知识生产的社会学重建之时。我们从以上三个方面揭示信息技术对于人类思维及理论创新客观存在的这些负面影响,并不是要提倡一种对信息技术的浪漫主义批判,而是为了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存和思维带来的深层次变革和挑战。具体到学术研究而言,我们决不能由于这些负面影响的存在而因噎废食,重回“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前信息时代。事实上,人类所遭遇的每一次重大危机,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克服了,就完成一次人之飞升;没能克服,则会走向一种人之沉沦。信息时代的学人应勇于面对这一挑战,在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在技术与人文的张力中保持思维的人性内涵和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江海学刊》杂志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