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2000年互联网最低潮期,互联网创业者都把伟大理想放在了次要位置,而把生存放在了首位。”互联网分析师吕伯望回忆说,当时互联网依然没有多少涉黄和欺骗的内容,但在SP业务大发横财后,几乎所有网站都抛开了所有顾虑,开始利用各种手段诱骗手机用户注册。
通过SP和互联网结合,可以赚大钱,赚快钱,甚至可以稀里糊涂赚钱。这样的神话也令更多投机者涌至互联网。“这些人对互联网根本没有感情,他们只是不择手段的商人。”谢文回忆说。
从2003年开始,互联网就出现了大量流量联盟、短信联盟,各种作弊方式以及流氓软件产业链也从此浮出水面。“这些东西以前也有,有人只是偷偷摸摸地搞。但从来不像现在这样公开。”在谢文看来,正是SP扼杀了互联网精神和游戏规则,是当前互联网的“万恶之源”。
吕伯望对于SP的评价也是爱恨交加。“SP拯救了三大门户网站,等于拯救了整个中国互联网,意义重大。但另一方面,SP败坏了互联网精神和原则,至今遗毒未了。”
迷失的互联网
谢文认为,从2003年起,国内各大网站就已经忙于投机,赚“短平快”的热钱。即使赚到钱后,也缺乏最基本的研发投入,“都在吃老本”。除少数网站外,国内互联网已看不到多少创新。
吕伯望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创新的社会基础的丧失。他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太快,各类法制还未健全的局面下,专心做事的人不仅得不到奖励,反而会受到惩罚。这是导致中国互联网失去创新动力的根本因素。
在国外,网站只要源代码一样,就可能引起对手上诉。但在国内,即使全盘抄袭,也无法追究法律责任。而且,广大网民也缺少行使法律权利的意识和保障。在吕伯望看来,这样的现实基础是导致中国互联网商业原则和道德底线彻底沦丧的根本原因。
奇虎董事长周鸿袆对于流氓软件现象曾有一段精彩描述:“大家都陷入了一个怪圈,做流氓软件没人管,于是大家都来做,因为谁不做就吃亏了。”并由此得出了“你都不干净”的结论。
同样的恶性循环其实也体现在整个互联网领域。吕伯望认为,如果大家通过其它手段能获得比创新更大的收益。其结果就是没人去创新。整个互联网也就不可能回到最初的激情时代。
谢文则毫不忌讳地指出,游戏规则被彻底打破,也体现在各个公司内部体制的混乱。包括知名门户网站在内,许多互联网上市公司当初辛苦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已经被废除,传统的“家天下”企业在互联网到处可见。
比如,某知名网站董事局主席一人身兼多职,总裁和COO等职务形同虚设;另一知名网站也由CF0担纲大任。“这些制度变化是在倒退。这样的结果,就是让他们更加关注每个季度的财务报表,而很难做长期的战略。”谢文说。
知名博客洪波(keso)也同样在思考这个问题。“中国互联网公司不太懂得规则。他们不在自己的跑道上跑,总是花很大精力在抢别人的跑道。”
但他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则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互联网不是无菌室。现实社会不好的东西,自然也会带到互联网上反映出来。”并指出,随着产业发展的进程,互联网的游戏规则最终还是会重建起来。“当然这个时间会很长。”他最后不忘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