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IT学院:IT信息技术分享交流平台
标签:视点  来源:中国信息化  作者:底洁,学武  发布时间:2006-08-25  ★★★加入收藏〗〖手机版
中国信息化:共识才能共赢
摘要:IT业内常有"甲方"、"乙方"的说法,作为"甲方"的信息化应用部门和作为"乙方"的IT服务供应商,都是信息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甲方"对"乙方&q…

    融合是甲乙双方合作最佳之道

王学武:刚才大家都谈了一下,我想信息化也是一个长期课题,绩效评估机制还需要很长时间来构建。

关于效能和效益,似乎总是"甲方"、"乙方"各有各的说辞。国内最大软件企业的总裁跟我交流时曾经说起,IT服务商有时觉得用户说不清楚应用需求的具体内容,甚至提出的要求与真正的需求可能并不一致。服务商为用户做东西越来越赚不到钱,无法按时交付项目有时还是用户的原因。用户则认为,我拿钱,我提出要求,您就得有理解我需求的能力,就应该帮助实现。双方似乎很难站在对方的角度。我很想知道,你们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扯皮的情形?

吴桂英:我们省以前碰到过。我们也在思考,也在实践,怎么样来解决IT公司和我们的配合,共同来完成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我们现在探讨了一个办法叫融合。就是我们建设主体和IT企业怎么样能融为一体,怎么样来进行一个信息化。另外我们正在筹建一个信息化的专家库。向IT行业、高级院校和社会各界开放推荐,我们把这个沟通链延伸、提前。我们通过一些网站的调查、了解、去发现一批行业的有能力、为我们行业的信息化服务的一批专家、一批专业公司,我们可以储备,我们在招标的时候可以向他们提前公告,这就可以解决项目事前不沟通、不了解的问题,避免合作失败。

王学武:不好意思,吴局长回答的比较全面,但因为我们的时间比较紧,以下的问题回答,每人不超过两分钟,希望大家体谅。

两位服务商的老总,你们碰到扯皮的现象怎么办?

赵晓亮:实际上我非常同意刚才那位领导的说法,就是融合。对主持人刚才说的"甲方"、"乙方",我有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感觉有点对立,就是供应商和用户之间有点对立的感觉。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是应该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的关系。在信息化的过程当中,有的单位起步比较早,做的比较多,做信息化思想比较成熟,这样可能会好一点。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刚开始做信息化,或者这方面的经验不多,这时候厂商不应该一味地去埋怨,而是应该站在客户的角度,更多地给一些建议,或者根据他们的情况,去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方案。大家应该共同合作、共同促进,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把信息化系统建起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所以我觉得,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应该互相推卸责任。

另外,我觉得站在用户角度,有时候是一分钱一分货的,有时候不能光顾着追求利润,而忽视了这种可能的质量,或者将来达到的目标。而站在厂商的角度也不能一味地为了去追求利润而降低我们的服务质量。有时候我们也看到了,有一些集成商,在实施过程中、在做方案的过程中,比较草率。用的人也都是经验不够丰富的。造成了一些冲突。所以我觉得两方都应该在这方面有更多的考虑,从长期的合作的角度去推动信息化。

王学武:在具体项目中,或多或少要遇到服务商的选择问题。我想请教几位厅局领导,你们选择服务商的标准是什么?

张广宇:第一是看技术是否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第二是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量的降低价格,第三就是售后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乔汉荣:招投标的时候,关键是前面要设置一些小公司,我们要把这些小公司全部给他甩掉。

王学武:那中小企业永远没机会吗?

乔汉荣:我们选择厂商是要考虑它的前途,如果说我买他的东西,过两天他倒闭了,那我这个产品怎么办。所以在性能、价格,性价比几方面,我们招投标、评标的时候,要求性价比要好。

邓小虹:我们这几年每年做信息化建设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市财政投资,所以基本上都是搞政府招标,那既然招标肯定是有标准的。在投标的公司里,我们首先要选择公司过去的规模和效益,因为这个很重要。就像刚才这位同志说的,过去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是非常小的,几个人背一个包,弄一套软件,走门串户的就干了。可是干完了以后你再也找不到这个人了。所以公司的规模、效益也很重要。

第二就是对我们需求的这个项目,是否过去有过类似的一些工作业绩和背景。如果他过去有一些经验,在开发的时候会比较顺利。刚才您也提到,这样的话,等于光发现大公司,小公司好像就没有活路了。但是在我们这两年的开发过程当中,有一些小公司是有专业特点的,但是他的规模不够大,就是逐步地整合到那些有规模的、有效益的大公司里面。反而使我们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一些非常有实力的专业公司。

黄金平:作为厂商我有一个建议,在整合产品的时候,如果是相同的产品,选择价格低的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如果你这个项目还没有开发,我建议你不仅要选择公司,而且要选择开发的队伍,给你开发的人是谁。内部团队有的时候比公司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