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IT学院:IT信息技术分享交流平台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8-12-08  ★★★加入收藏〗〖手机版
摘要:如何改善用户的阅读体验(一)最让网络用户怨声载道的恐怕要算无孔不入的网络广告了,但是,这是免费内容的衣食父母,是万万不能杀掉的,能做到的无非就是尽量让惨案新闻页面中间不要嵌一幅美人香肩的flash或者连续打开多个嵌有相同广告flash时只下……

如何改善用户的阅读体验(三)

首先问一个问题:版权保护的是什么?可能会有人觉得这问题简单得不值一答,版权不就是权利人对作品的处置权么?

不是这样的,从表面上看,版权与专利权一样,是一种财权。但是,版权比专利权与权利人的联系更紧密。试想一下,有几个发明人因专利权被人记住?又有多少作者因作品被人记住?作品往往反映了作者及出版者的观点或立场,所以版权的权利人对传播渠道的关注远胜于专利的被使用。比如说,某人发表某个观点是探讨性质,发行范围为一个很小的圈子,但被别有用心的人未经授权扩大发布范围,则可能违背作者原意,相同的作品发表在不同立场的媒体上也可能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有的作品被编辑删改时可能所表达意思与作者原意也不相符,甚至只是排版的变化就可能造成感觉上的很大差别(比如对不同段落字体的处理改变可能造成信息传递效果增强,而这是出版单位的机械版权的一部分)。

对于作品的读者来说,除了关注作品本身外,为了节约信息获得的精力,对传播渠道进行关注和甄别是免不了的,对传播渠道的经常关注使读者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对媒体与读者双方的权益都有好处,而媒体及作者长期获得持续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这种财富的积累又依赖于保持媒体立场及风格和保护版权获得的读者信任。

由此可见,保护版权不只是保护财权那么简单,各种授权及作品出版时的完整性是相当重要的。

一提到电子版的版权保护,很多人自然会想到一些技术手段,而一提到技术手段,就会有人如律师一般习惯性地举手“我反对!”其实我还什么都没说呢:)

版权保护当然离不开技术手段,但诚然,前面也说过,作品的价值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播渠道。而一个影响力大的公开的传播渠道是很难靠盗版维持的,所以,技术上,我们更应当注意:如何保证出版方正确使用了授权,也就是如何保证作品原意不被篡改?

第一出版人提供可被引用的页面是一个办法(不仅可以保证版式不变,而且可以提高被授权人的生产效率)。如果由第一出版人提供可被引用的页面,会带来一个问题:第一出版人本身网络平台能力不够强,无法支撑门户网站带来的被引用页面巨大的访问量,可以使用的一个折衷办法是,被授权网咱获得电子版完全副本,同时版权信息链接指向版权人网站,在用户查看授权情况时,对副本计算信息摘要并与版权人网站存放的信息摘要核对,相符则产生正确的版权信息。(可能开始会有比较多的人去试,但时间长了点击版权信息的人就会少了)。

下一篇讲具体的标准页界面制作。

如何改善用户的阅读体验(收尾篇)

本来说这篇写如何制作标准页,结果回头一翻,其实第二篇已经写的很清楚了,那好吧,就说说什么是能持续积累的价值。

网络热起来以后,对内容供应网站(实际上也就是网络媒体)来说,价值积累方面受到关注的有:眼球(表现为访问量、页面下载量、用户注册数等)、版权(表现为获得的授权、自身的原创刊载权等)、数据资源(表现为数字化内容量的多寡)。

网站的如意算盘:通过获得的授权及自身的原创刊载权积累数据资源,吸引来的眼球越多,平台上的广告位就越值钱。而长期的用户习惯就是平台的价值。

这里面有些因素被忽略:

1.网站的受欢迎程度排名可能几个月就会改写,典型如chinaren网站用四个月时间打入CNNIC排行榜TOP10,虽然chinaren网站因烧钱速度快受到恶评,但如果以四个月时间打入排行榜TOP10来说,其烧掉的钱未必算多;

2.过期的数据有多大价值,某连续五次都在CNNIC排行榜TOP10的网站,曾经做过统计,网站内文章有几乎三分之二访问量是接近于零的,恐怕这个数字会给很多热心数据积累的人当头一盆冷水,而一些短时间造成创记录访问量的内容可能稍一过期就无人问津,据说戴安娜刚去世事关于她的书热销了半个多月(二十天左右,不同地区不同),而很多更热的内容甚至只是在报纸上讨论一把就被人遗忘了;

3.至于版权渠道,其维护成本之高也是令人咋舌的,据说某以社区出名的门户网站与某著名IT媒体谈授权问题时,那家IT媒体开出的价格是每篇大稿授权费用五千元人民币,某门户网站一年要支出的授权费超过千万元人民币,这仅仅是授权费用,为了能快速让内容与读者见面,该网站更不惜人力物力,不等授权内容的电子版,而是在纸版一面世就买来录入。

这真是一个让人沮丧的发现,相对一个饮料包装的设计就赚了大笔美元的人来说,网站价值的维护太难太难。

难道就没可做的了吗?前两天又看了一遍两年前江海客对数字安全沙龙做的书面发言,其实,我想说的话他已经说过了,大意是概念玩完了,该搞工程的人上了,玩概念的,可以退场了。

实际上,搞工程,也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方法的改善什么的很重要的,要不ERP等也不会大行其道了,而且我在本文中也提出了一个可以改善的方面:)